2016年度建筑行業年末回眸
發布時間:
2017-01-25
作者:
來源:
來源:中華建筑報 蘇艷蕾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建筑業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攻堅之年。這是變革的一年,不論是從業態到模式,還是對企業或是個人,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是收獲的一年,行業不正之風得到整治,市場秩序逐步規范,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發展模式持續升級,企業減負效果明顯……而這一系列的變革與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我們肯定取得的成績,也直面存在的問題;我們盤點行業的過往,也分析未來的趨勢。面對機遇與挑戰,未來建筑業或將以新的姿態登上舞臺。
行業簡政放權全面升級
回溯: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取消造價員、勘察設計行業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等6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5月26日,國務院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與建筑業相關的有9項變動。
9月30日,住建部發文,自10月20日起,正式取消一建注冊、特級/一級資質申請的省級主管部門初審環節。
點評:建筑企業要有相應數量的持證員工、具備了一定的企業資質才能承接工程,這項政策的初衷是規范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管理者的素質。然而現實情況卻催生了非專業人員“半路出家”“考證掛靠”的怪相。去年,政府的簡政放權之舉首當其沖整治的是那些以考證、掛證為謀財手段的人,這為建筑企業的運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建筑行業的活力。但業內人士指出,取消硬性資質要求后,如何保證項目施工的質量和建筑行業的規范運行,還需要制定出更加合理完善的制度。
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
回溯:5月份,《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要求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3854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3%;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05938億元,同比增長18.9%。12月底,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加快推動“十三五”時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
點評:2016年,政府加大中西部鐵路、水利、地上交通和地下管網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等領域發展力度,同時得益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的建設,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保持穩步增長。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去年全國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總里程突破13萬公里;新增高速鐵路3306公里,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全國千萬級機場數量達到28家。2016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超過10萬億元,同比增長18.9%。
加強信用建設規范市場秩序
回溯:2月26日,住建部頒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平臺建設工作的通知》,保障建筑市場規范、有序。5月30日,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9月25日,《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將房地產、建筑企業不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情況,向社會披露有關信息,對企業資質作出限制。
點評:建筑業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后暴露出一些制約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問題,其中之一便是信用缺失,其主要原因是相關法制和企業信用制度不夠完善。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的建設對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和促進建筑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去年,政府行業從加強市場監管和轉變政府職能著手,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行業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資質調整加速行業深化改革
回溯:1月15日,住建部下發通知,在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廣東、四川、貴州8個地區,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網上申報和審批試點。8月5日,住建部頒發《關于征求調整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意見的函》,就“調整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公開征求意見,此文一出震動整個行業。11月24日,住建部發出《“對取消8個工程設計專項資質征求意見”的函》,要求取消建筑業、勘察設計、工程監理企業資質。
點評: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淡化企業資質是去年政府指導工作的重要趨勢,這對建筑企業來講,是一次改革紅利,消除了資質掛證人員費用,減輕了企業負擔。對整個建筑行業來講,以注重資質轉變為對注重工程項目本身的監管,資質在市場中作用減小,建筑業正逐漸從關系競爭時代進入能力競爭時代。
規范工程保證金助力企業減負
回溯:4月6日,住建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各類保證金清查工作的通知》,為下一步取消保證金做準備。6月23日,國務院頒發《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提出了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具體政策措施,并指出取消的保證金于2016年底前退還。12月27日,住建部、財政部制定了《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
點評:一直以來,我國工程建設企業存在繳納保證金投入總量大、回收周期長、沉淀過多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行業發展。清查建筑業企業繳納的各類保證金,關系到經濟穩增長,事關建筑企業發展經營活力和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為切實減輕建筑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去年相關部門接連出臺政策清理工程建設領域工程保證金。半年來,工程保證金清理工作成效顯著。
營改增取得實質性進展
回溯: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3月2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點評:一直以來,建筑施工企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建筑市場想要更有活力必須減輕建筑企業負擔,讓企業真正輕裝上陣。營改增便是規范企業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一大措施,并在去年得到了實質性的進展。對建筑業而言,營改增涉及建筑企業經營模式、組織架構、投標、采購、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實施半年多以來,營改增總體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建筑業信息化建設步入新階段
回溯: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8月,住建部公布的《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BIM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隨后,浙江、天津、山東等各省市也出臺了推廣BIM技術的指導意見。1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其重點之一是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
點評:建筑業信息化是行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對建筑業綠色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一大手段之一,BIM技術也在相關政策指引和行業推廣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將帶來建筑行業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及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達到預期
回溯:1月,北京市印發《2016年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要點》,深入推進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進一步提升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水平。11月21日,住建部召開全國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全面總結全國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開展情況,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程質量治理和建筑業改革發展工作。
點評:2016年是全國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兩年來,相關部門共檢查項目100多萬個,涉及施工企業近80萬家、建設單位70多萬家,共查處違法發包、轉包、掛靠等違法行為項目2萬多個。通過兩年行動,全行業質量意識得到普遍提高,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力打擊,建筑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但當前我國工程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常見質量問題未得到根治,建筑市場秩序尚不規范,建筑業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建筑業的轉型發展,埋下了工程質量安全隱患,亟須進行全面、系統地改革。
重大工程建設彰顯綜合實力
回溯:6月2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段開焊,標志著長達22.9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這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9月26日,中國溪洛渡水電站榮獲國際工程咨詢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項目杰出獎”,這是全球21個獲獎項目中唯一的水電項目。12月24日,已籌劃20多年的跨越俄中邊界的布拉戈維申斯克—黑河大橋開工儀式舉行,預計將于2019年建成通車。12月29日,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
點評:2016年,我國步入新一批重大工程的收獲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70335億元,開工48個專項、407個項目。今年實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圍繞國家相關戰略需求,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工程建設中,施工企業不斷攻破核心技術難關,引領帶動建筑業健康發展與轉型升級。
裝配式建筑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回溯:2月4日,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公布2016年工作要點,其中提到要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地下管廊、海綿城市建設。2月21日,《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并提到,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12月27日,裝配建筑工程定額發布。
點評: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建筑工業化在“十三五”時期迎來了快速發展,而裝配式建筑是行業邁向工業化的一大轉折,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業的生產效率、減少建筑垃圾排放和污染、解決現場施工質量通病,延長建筑使用壽命。同時,裝配式建筑也是我國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選擇,2017年裝配式建筑可能迎來大爆發。
PPP項目逐步落地
回溯:2月2日,《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要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5月30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穩妥有序推進PPP工作。10月12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
點評:自2014年推動新一輪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改革以來,PPP模式在全國得到了迅速發展,2016年被稱為“PPP落地年”。去年,中央發政策、地方推項目、社會資本接訂單,各領域頻頻發力,PPP在2015年取得的成績之上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已收錄PPP項目10685個,總投資12.7萬億元,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鎮綜合開發、政府基礎設施等19個行業。
受益“一帶一路”國際化發展取得新突破
回溯: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10月,正式通車運營的亞吉鐵路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實施完成的第一個集設計、采購、施工、融資、監理、運營管理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鐵路項目。11月,中東歐基金正式成立,為中國企業拓展中東歐乃至西歐基礎設施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關文件
相關新聞
2024-07-01
2024-06-17
2024-04-26
2024-04-26
2024-04-26
2024-04-26
公司要聞
2024-06-17
2024-04-26
2024-04-26
2024-04-26
2024-04-26
2024-04-16